秋季,天高氣爽,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。8月21日,一群年輕人在操場上打籃球。 河北日報、河北新聞網記者 趙永輝攝
□河北日報、河北新聞網記者 周 麗
受訪專家:石家莊市第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 王皓
一般來說,夏至是自然界陽氣最盛的一天,過了夏至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“立秋”時節是暑氣漸消、天氣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,由陽盛逐漸過渡到陰盛的時期,同時也是人體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。石家莊市第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王皓提醒大家,秋季為肺氣當令,因此在秋季養生時要注意以養肺、潤肺為主,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主要從精神情志、飲食運動、起居生活等方面進行調養,皆以養收為養護原則。
悲憂易傷肺,秋季調情志。“秋季應注意情志調護。”王皓表示,秋季五臟歸屬為肺,肺在志為悲(憂),悲憂易傷肺,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生煩躁悲憂之情緒。在進行自我調養時需循古人之綱要:“使志安寧,以緩秋刑,收斂神氣,使秋氣平;無外其志,使肺氣清,此秋氣之應,養收之道也”。意思是要做到內心寧靜,神志安寧,心情舒暢,切忌悲憂傷感,即使遇到傷感的事,也應主動予以排解,以避肅殺之氣,同時還應收斂神氣,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。
“秋季要保持樂觀的情緒,當情緒不好時,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。”王皓表示,可以去參加體育鍛煉,如散步、登山、旅游等。我國古代民間有重陽節(陰歷九月九日)登高賞景的習俗,也是養收之法,登高遠眺,可使人心曠神怡,一切憂郁、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,是調解精神的良劑。
早睡早起,與雞俱興。“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,應開始‘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’。”王皓表示,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,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,且防收斂之太過。立秋乃初秋之季,暑熱未盡,雖有涼風時至,但天氣變化無常,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情況。因而著衣不宜太多,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,易受涼感冒。同時也避免了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,汗液蒸發、陰津傷耗、陽氣外泄,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、陽氣內守的養生需要。
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,多食酸味果蔬。王皓表示,《素問·臟氣法時論》說:“肺主秋……肺收斂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補之,辛瀉之”。酸味收斂肺氣,辛味發散瀉肺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盡量少吃蔥、姜等辛味之品,可適當多食酸味果蔬。秋季燥氣當令,易傷津液,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。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,以滋陰潤燥者,還可適當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蘿、乳品等柔潤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
“在北方,立秋時節還有‘貼秋膘’的習俗,但現在不適宜了。”王皓說,“三伏天”天氣悶熱,人們出汗多、食欲差,身體會消瘦一些。瘦了怎么辦?當然是要補。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,即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“貼秋膘”,普通百姓家吃燉肉,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、紅燜肉,以及肉餡餃子、燉雞、燉鴨、紅燒魚等。不過“貼秋膘”屬于那個“吃不飽”的年代,現代大部分人營養過剩,甚至有高血脂、高血壓,所以“貼秋膘”已不適宜了。到了秋季,由于天氣漸漸轉冷,人體需要熱量增加,在飲食上可以適當增加肉類食品的攝入,但不宜過多。
天高氣爽,運動佳季。“秋季,天高氣爽,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。”王皓表示,可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,如登山、跑步、打球等。秋季還是減肥的最佳時節。盡管一年四季皆可減肥,但還是以秋天減肥效果最好。因為現代醫學研究證明,肥胖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。夏季,由于天氣炎熱,出汗多,能量的消耗較大,脂肪細胞代謝也較快,因而肥胖程度有所減輕。到了秋天,隨著天氣逐漸轉涼,脂肪細胞開始逐漸積聚,以防止熱量擴散,加之脂肪細胞的組織結構較好,并具有極強的化學活性,在夏季雖然可以萎縮,但一般不會死亡,到了秋天便又會重新活躍起來,如果這時不加以抑制,人體就開始趨于肥胖,但這時也正是我們減肥的最好時節。在運動方面,可以進行選擇性的運動,以利于減肥。
來源:河北新聞網
評論列表 人參與